市委书记范燕青在“办好道德讲堂,建好文明城市”工作推进大会上强调:要通过“道德讲堂”这个小切口,做好文明城市这篇大文章,以全市公民道德素养的大提升,推动文明城市创建水平大提升,实现城市竞争力大提升。
办好道德讲堂就是通过道德建设来激浊扬清,通过教育引导来减少对立情绪,通过惩恶扬善来净化思想,打牢全社会的道德基础,构建常州人共同的精神家园,为推进科学发展、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支撑。
范燕青就进一步推动公民道德建设提出四点要求:一是高度重视,主动推进。二是把握规律,科学推进。三是重点突破,整体推进。四是完善机制,长效推进。
道德模范人物1

王德林 男,汉族,现为常州市天宁区“一加青年志愿者服务队”队长。
王德林7岁时由于车祸导致胸椎6以下瘫痪,手术切除了左肾、脾脏和大半个肝脏,他在床上自学完成了高中课程,并于1999年9月创立“一加青年志愿者服务队”,2006年8月组建团总支成为全省首个志愿者团体团组织。在王德林的组织和带领下,服务队已有骨干102人,登记在册队员1000多名。为了使服务更加便捷有效,他自学制作了专门网页,建立了完整的服务台帐,建立了服务时间20小时的预备期等申请、审核批准等制度。他带领服务队多年如一日坚持在体力和精神上帮助特困孤寡老人,还自己出钱给老人买米、买菜、买日常用品,把点点爱心、涓涓真情送到孤寡老人和残疾儿童的身边,让他们深切体会到了亲人般的关怀体贴和社会大家庭的温暖。
他本人先后荣获“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个人”、第二届“江苏省助人为乐模范”、“江苏省残疾人自强模范”、“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”等称号
道德模范人物2

陆立才 男,52岁,中共党员,常州市拘留所主任科员。
陆立才对党无限忠诚,在35年的工作经历中,始终坚持干一行,爱一行,身患肝硬化12年,仍坚守岗位,心系管教。他对事业执着追求,凭着如火般的工作激情,创造监室看管15年无差错记录,总结出管教工作“快、细、准、活、情、理”“六字诀”和“行为规范法、文明执法法、以人为本、心理疏导法、真诚关爱法”五大管教工作技巧,成为公安机关监管工作的“法宝”。他2005年到拘留所工作至今,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80余期,其中查获杀人逃犯4名,查破重大抢劫案件7起,涉案价值103万元。
他对群众感情深厚,坚持以人为本,文明执法,尤其是对在押人员的真诚关爱延伸到所外,赢得了被管教人员及其家属的高度赞誉。其先进事迹受到中央政治局常委、政法委书记周永康,国务委员、公安部长孟建柱等中央、省、市领导的批示肯定,并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、三等功4次‘荣获常州市优秀“爱民警官”称号。
道德模范人物3

陈礼斌 男,汉族,中共党员,生于1961年8月,现为常州市侨裕集团董事长。
在今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,陈礼斌带领员工以最快的速度改装、赶制救灾帐篷4500顶和医疗急救床2000张捐赠灾区;并将106名因灾失学的灾区孩子接来继续学业,由这些孩子组成的“常州绵竹班”在今年“六一”前落户泰村实验学校,引起了中央和省级媒体的广泛关注和密集报道。陈礼斌还向孩子们作出了一个没有终点的爱心承诺:将承担他们直至大学毕业的一切费用,并在他们的家乡建造一所希望学校。作为侨裕集团和殷村的当家人,陈礼斌十年间先后投资4000多万元用于在殷村建设示范农田、铺设马路、修建学校以及农村新型住宅。2006年向武进区慈善总会捐款1000万元用于扶贫帮困和社会光彩事业的爱心资助。
他本人先后荣获“江苏省优秀乡镇企业家”、“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管理者”、“江苏省劳动模范”等称号。
道德模范人物4

严华清 男,58岁,金坛市朱林镇黄金村党支部书记。
1998年3月他从金坛市交通工程公司回到黄金村担任党支部书记以后,带来村民从“改变机制,创农业品牌”入手,采用土地整理与土地流转相结合,做到规模经营,实施机械化耕种,修建18000米防渗水渠,加固5500米防汛大堤。他亲自跑院校联系农技专家,实施无公害水稻种植,推出了“黄金村”牌有机软米;他从“加强村基础建设,发展特色产业”入手,修建道路27公里,形成了两纵六横的交通大道;他带领村民又开辟了桑蚕规模种植,实施养鸡圈养鱼桑园套养并进,发展精养鱼等;为了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,恢复了舞狮队、锣鼓队、故事会。他经常利用节假日深入农户田间地头,了解群众心声,解决问题,写成民情日记300余万字。由于长期劳累,他得了严重的胃病,住院期间靠接听电话处理了47件事情。
在他的努力下,黄金村从一个“缺粮户多、泥草房多、光棍汉多、文盲多”的省级贫困村一举成为环境优美、村风文明的小康村。他本人先后获“江苏省老区开发先进工作者”、“常州市农村优秀共产党员标兵’定呢个多项荣誉。


